為什么有人說遼寧省才是地道的純東北原住人口?你認同這個說法嗎?
東北一家人,全國都是兄弟姐妹。生在東北,長在東北,吃著東北的米,喝著東北的水。誰搞分化就搞誰。這就是純正東北人
這個提問不嚴謹,純東北原住民有漢民,也有少數民族。黑吉兩省在古代也不是無人區(qū),自然也都有原住民。不過要說東北的漢族原住民,基本上都在遼寧,黑吉兩省原住民主要是少數民族。據史書《禹貢》記載,遼寧建制于上古社會,夏商為幽州、營州之地,周分封屬燕國。春秋時期,行政區(qū)劃開始設郡、縣,燕國置遼東、遼西兩郡,秦置遼東、遼西、右北平三郡。公孫度置平州??梢娮怨胚|寧就是中原的一部分,和中原漢地連為一體,只是靠近邊疆,漢人和少數民族雜居。不像黑吉兩省那樣是少數民族為主的地區(qū)。所以應該說,遼寧才是地道的東北漢族原住地,而黑吉兩省的漢人絕大多數是晚清民國至建國初從遼寧、山東、河北和華北各省移民過來墾荒的,也有少量是因戰(zhàn)亂和流放而來的,還有少量是少數民族逐漸漢化的。所以黑龍江、吉林兩省的語言集合了北方官話的特點,比較接近普通話。而遼寧人尤其是遼寧南部的語言更多保留了東北漢族原住民的口音,應該是最接近古老的東北口音漢語。
你這沒有任何根據,做為遼寧人從來也沒聽過別人這么說過,應該是東北往北的地區(qū)純東北人才多,遼寧這邊山東人比較多,當年闖關東,因為氣候的原因好多人到遼寧就不再往北走了
為何說遼寧人才是地道東北人?因為無知,遼寧人是東北人,但東北人不只有遼寧人,黑龍江流域是女真發(fā)源地至今仍有赫哲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都是純純的東北人,
清初順治年間一直到康熙雍正年間,政府為了利用遼寧的荒蕪土地,也為了解決關內人口的吃飯問題,官方進行過多次有組織移民,政府提供土地和耕牛,這部分人大多落在遼寧,那時候遼寧以北地區(qū)的吉林黑龍江的西部被畫為蒙古游牧范圍并修建了一道柳條邊墻禁止耕地開荒,為了保護東部長白山區(qū)的動植物也修了一道東部邊墻禁止?jié)h人和朝鮮人進入偷獵和挖人參開墾耕地 ,所以早期移民大多數只能落在遼寧,而且河北人比例更大,同時期還有山東沿海的大批軍戶被調到東北邊境地區(qū)駐防,與前者一樣都不屬于闖關東,軍戶如同軍屯說話口音和文化風俗都與山東人不一樣,至今鴨綠江邊界地區(qū)的丹東桓仁集安臨江等地口音也與內陸有所區(qū)別,他們的口音分別受到滿族人和朝鮮人的影響比較大,清朝末年到民國期間到滿洲國時期吉林和黑龍江的才有大量的外地移民,而且不像遼寧那樣慢慢流入,屬于爆發(fā)式的人口增長,吉林黑龍江現在還有一些自然村說話用的是山東口音,在遼寧沒有說山東話的,有些人認為膠遼話是山東話屬于沒文化,其實膠遼話應該與傳說中的“小云南”關系最大,其次受到遼寧和朝鮮半島口音影響,與山東話的關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以肯定遼寧的原住民比例肯定比黑吉比例大的多,什么是原住民?我認為居住了三四百年以上的都應該算原住民,跟民族沒關系,經過了幾千年的戰(zhàn)亂和人口大遷移,中國早就沒有純粹的漢族血統(tǒng)了,如果要說最早原住民的民族,遼東和吉林黑龍江東北部是滿族人的故鄉(xiāng),東北西部是鮮卑族契丹蒙古族的故鄉(xiāng)。
我們家是清初闖關東來到遼寧的,到現在繁衍十三代人了。我們村的從旁姓也都是那個年代有戶更早一些!
家住山海關外遼寧,河北連接處,歸遼寧葫蘆島市管轄,我的祖上三代前是山東人,我們這里有好多八九十歲的老人是解放前推著小獨輪車闖關東過來工作至退休,他們的山東家鄉(xiāng)口音至今沒變,有些話也聽不懂,在遼西綏中一帶,還有很多明朝修長城和打完仗后留下來的南方人后代,他們的姓氏在東北很少,有的甚至都沒聽說過,在遼西還沒聽說誰家就是本地的土著人,可能從古至今山海關外都是從關里移民過來的人口吧。
只能說你是自我臆斷,你說的應該是正好相反。當年清末民初開始的闖關東大潮,大都落在了遼寧,其次是吉林,黑龍江。
上學還是有用的!歷史上山海關之外是滿清發(fā)祥地。滿族入主中原以后,在山海關外一線種植了一趟柳樹,叫柳條邊,設為皇家禁地,不許外族踏入,每隔幾年清旗一次,但凡外族人居住或者進入柳條邊以內一律格殺勿論。也有傳說看長相小腳趾蓋二辦的,有后腦勺子的一律斬殺。所以沒有后腦勺子是滿族人的特征之一。辛亥革命以后清朝滅了,大量山東河北人涌入東北肥沃的土地,所以山海關以外的除滿族人之外,都自辛亥革命以后開始在此生活的。不過百年歷史而已。歷史記載清晰。題外話一句,當面張作霖入主北京,東北人牛的很,流傳一句話說,會說媽拉個巴子坐車不要票,沒有后腦勺子是護照。說的是東北人長相說話特征。
東北是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即管轄到東北了,沈陽發(fā)現的玄兔郡遺址可追述到西漢時期。遼陽更是有二千多年歷史。隋煬帝也曾帶領百萬大軍打到遼東地區(qū),到了唐代李世民多次東征高句麗。華夏文明的進程中,東北就是多民族不斷融合的過程。這里包含了漢、滿、蒙、朝鮮等民族都是東北原住居民,都是純正的東北人。
遼寧省口音大連丹東營口等沿海城市說的是膠東官話,當年從海上過來闖關東的大多數就在那邊定居了,一過山海關就是以錦州附近的城市說的是唐山官話,河北的過來就在那附近定居了,錦州一帶的說的話也和唐山人說話差不多,以沈陽以北說話就很少有口音了
我不清楚你這個原住民指得是什么?如果就是指人口,那你這個問題明顯就是錯誤的。東北并不是闖關東才有的人口,也并非像有些人說只有滿族才是原住民,東北在歷史上就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他們都是原住民。
如果單單指漢人和加入中國版圖的歷史的話,那遼寧的確早于吉林和黑龍江兩省。因為遼寧自戰(zhàn)國時期就屬燕國,燕國在遼寧設遼東郡,后秦統(tǒng)一天下重設遼東和遼西二郡,標志著遼東正式加入大一統(tǒng)王朝版圖,屬于最早一波的,之后除動亂時期屬于地方割據外一直屬于大一統(tǒng)王朝的固有領土(有爭議的宋除外)。而吉林和黑龍江名義上并入大一統(tǒng)王朝最早要追溯到唐朝的安東都護府,之后歷經動亂幾經裁撤,游離于中原王朝的統(tǒng)治,到明朝時設奴兒干都司算是名義上再次并入中原王朝,但實際上和唐朝的安東都護府沒啥區(qū)別,直到清朝時黑龍江和吉林才算實際意義上正式并入大一統(tǒng)王朝的版圖。所以相對來說漢人在遼東居住的歷史和開化的歷史要比黑吉更早一些。不過現在的東北歷經戰(zhàn)爭,開發(fā),移民,早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體了,不存在什么原住民了,都是東北人。
去你的吧,元朝開始天南地北就都被蒙古族串的一塌糊度,清朝女真愛新覺羅都不敢說自己血統(tǒng)純正,還遼寧?你可拉倒吧,不被黑人串了祖宗都燒高香了。[捂臉]
按你這么說,遼寧人都是少數民族了是漢族的都不是純東北人了?因為漢族都是老輩闖關東來到東北的!那這些是算是什么?都說山西大槐樹移民出來的!那這些人又是哪里的純種人呢?瞎咧咧?。。。?!
只有滿族才是地道的純東北原住民!此后去的《闖關東》的山東人河北人,是滿清開禁后去的!
遼寧與吉林、黑龍江有所不同。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代,滿清八旗盡量把散居各地的女真人收編在八旗之內。圣祖實錄里記載了很多例子某某家族從黑龍江、吉林等地來歸,經常幾十人都被記錄在案,女真人都被大量聚集在遼寧。第二期,滿清入關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時代組建新滿洲,把達斡爾族、鄂溫克、鄂倫春等其他散居東北的少數民族編入新滿洲八旗。同時期也有關內漢人因罪被發(fā)配寧古塔、吉林、黑龍江等地,因為原居民被移居遼寧,后來入關留下的空缺。這是就是黑龍江、吉林等地不如遼寧純粹。第三時期清末開禁有大量山東、河北流民進入東北,遼寧土地本來就少,并且已經有主了。他們只能往更北的地方,吉林黑龍江,即所謂的北大荒。這就大大稀釋原居民,更加不夠純粹了。第四時期偽滿洲國在關內招來很多勞工進入東北,這些在遼寧礦山、工廠較多??箲?zhàn)勝利后,日本人被遣返出現真空,又有很多關內人出關,還有八路軍、延安干部大規(guī)模進入。解放后、抗美援朝期間東北工業(yè)大規(guī)?;謴蜕a,所謂的GDP占全國~80%,又有大批內地大學生、技術人員到來。東北大城市、工業(yè)區(qū),遼寧比黑龍江、吉林多。后來大規(guī)模軍隊轉業(yè)生產建設兵隊,知青來了又走了,這些主要在黑龍江、吉林。
我是黑龍江人,祖輩是山東的。
遼寧以北的人都是一百年以內來東北定居的,遼寧一直都有人居住,時間久遠.所以他們是原住民是對的
純東北人大多都跟大清的皇帝進北京了。東三省大都是后來闖關東的,遼寧一帶作為大清的發(fā)源地留下一部分很正常
你知道登州府么?以前管轄部分遼寧地域,從血統(tǒng)講,北面才純,但是戰(zhàn)略移民政策下,東北一個整體,不分純不純,
遼寧以前是遼國嘛
東北的概念是定義出來的?什么時候才有東北這個名詞的?在沒有把東北的歷史沿革搞清楚前,哪是是純正東北的東北人你的說的清楚嗎?
闖關東,先到的就是遼寧地區(qū)!遼寧盛不下了在往更遠的吉林黑龍江去,吉林的深山老林,黑龍江的地廣人??!那會都不是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吧!所以東北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語言 文化 都比較接近!也造就了東北這個特殊的地名!
不認可
遼寧有很多都是山東人
恰恰相反,東北只有遼寧省人口構成復雜,多數是山東人,還有其它關內省份的,有原著民,也有蒙古人,有滿族人,加一起才叫遼寧人。
我們黑吉遼及內蒙東部歷來就是一家人,沒有純不純之說。